首页茉莉花 正文

蜡螟(蜡螟怎么防治)

2024-01-17 215 0条评论

温馨提示:文章已超过402天没有更新,请注意相关的内容是否还可用!

一、蜡螟的防治

1、物理防治:巢虫是蜡螟的幼虫,蜡螟有趋光性,因此可利用黑光灯诱杀蜡螟,具体操作时黑光灯要设计成内外两层,外层孔格比蜜蜂小以防蜜蜂扑灯,内层接入电源用于杀死蜡螟。

蜡螟(蜡螟怎么防治)

2、如何防治螟虫危害?首先我们可以优化蜂场环境,减少蜡螟出没的概率;蜂箱附近不要太过潮湿;定期的要搞好蜂场和蜂箱内部的卫生,做好蜂箱的密闭工作,防止蜡螟从蜂箱的缝隙进入。开箱看蜂的时候,时间不能太长,减少蜡螟入侵的概率。

3、②利用寄生蜂防治,当今已发现蜡螟大腿小峰和蜡螟绒茧蜂寄生在蜡螟体上,把卵产在蜡螟幼虫体内,靠吸食蜡螟体液生活,使幼虫死亡。

4、饲养强群:大蜡螟主要危害弱群,群势越弱危害越大,强群对巢虫有极强的抵抗力,因此防治巢虫最有效的办法是饲养强群。

5、如果从蜂箱中取出蜜脾,尽量在2天内摇蜜,然后将巢脾放回蜂箱或者正确地进行储存。千万不要放久,否则蜡螟很可能会在上面产卵。 以上就是相关的蜡螟防治方法,不知道各位蜂友是否从中获取到相关的蜡螟防治灵感。

6、而此时正值夏季,也是巢虫危害严重的时期,蜂博士APP上也介绍了许多老师傅防治巢虫的方法,那么今天笔者也为大家介绍老外采用过哪些方法来防治蜡螟。

二、蜡螟的简介

1、大蜡螟常以幼虫潜入巢脾隧道或以结茧化蛹越冬。在南方温暖的气候条件下,成虫也可越冬。(彩图5 小蜡螟 学名Achroia grisella (Fabr.)。主要分布于亚热带地区,中国南方发生较普遍。

2、蜡螟分布遍及世界各地。它的分布主要受长期寒冷的限制。在高海拔地区,大蜡螟没有或很少发生。而在东南亚热带与亚热带地区,大蜡螟危害相当严重。中国广东、广西、云南均有记载。雌成虫体肥大,前翅外缘明显向内凹陷。

3、巢虫,指的是蜡螟的幼虫,常见的有成虫和幼虫2种,巢虫繁殖快,卵和幼虫生活力很强,危害性极大。巢虫简介 成巢虫体长3cm左右,幼巢虫2cm左右。巢虫繁殖快,卵和幼虫生活力很强,危害性极大。

4、因此大蜡螟幼虫现已广泛应用于研究各种微生物,其中包括革兰氏阳性菌及革兰氏阴性菌,比如 Streptococcus pyogenes , Streptococcus pneumoniae 等。

5、人工环境下提供的饲料常有:残翅果蝇、蜡螟、蟋蟀、大麦虫和黄粉虫等,水果通常作为副食,例如番木瓜和香蕉。 BBC的一个摄影团也拍到过一只费氏虎从飞虱那讨来了蜜汁。

6、可预先在花盆或小型塑料阳畦中,种植十字花科植物,待出苗后,接种上菜缢管蚜,让其繁殖待用。其他饲料昆虫有大蜡螟、玉米螟、菜粉蝶、土元、黄粉虫等。 简介 蜣螂全体呈黑色,稍带光泽,雄虫体长3-5厘米,雌虫略小。

三、蜡螟的生活和习性

1、蜡螟幼虫5—6龄时,食量猛增,对巢房破坏加剧。巢内工蜂在清除死蛹后即咬脾清巢、掉落箱底的大幼虫在蜡屑中长大,并在箱底角落结茧化蛹。

2、清洁蜂箱:大蜡螟钻巢者在蜂箱基金内产卵,为巢虫繁殖提供条件。因此,蜂房里的蜡屑应该定期清理。幼虫防治:幼虫重叠如幼虫。幼虫隐藏在巢穴或蜂巢的脾脏开口处,所以我们可以利用这个有利的机会杀死幼虫。

3、生活习性 环境:大蜡螟喜高温、高湿的环境,尤其是卵和幼虫的发育需要较高的温度,最适生长温度30~35℃,温度高于13℃时幼虫开始活动,温度低于9℃以下时幼虫进入越冬期。

4、生活史及习性 小蜡螟主要发生在我国南方,一般一年可发生3代。在福建,夏季卵期约为4天,幼虫期最短为42天,最长可达69天。 蛹期最短为7天,最长为9天,成虫期最短为4天,最长为31天。雄性蜡螟较雌性发育期长1~2倍。

5、⑵大蜡螟生活史和习性 大蜡螟的生活史为2个月左右,长可达6个月之久。就周期较长的来说,休眠发生在前蛹期。在我国南方可发生3~5代,且有世代重叠现象。

6、巢虫指的是蜡螟的幼虫,常见的有成虫和幼虫2种,巢虫体长3cm左右,幼巢虫2cm左右。巢虫繁殖快,卵和幼虫生活力很强,危害性极大。

四、大蜡螟幼虫的药用价值

1、灭杀幼虫:大蜡螟以幼虫越冬,越冬期幼虫多藏匿在巢脾、蜂箱缝隙和箱底蜡屑中,因此可抓住这个有利时机彻底灭杀幼虫。

2、于是,被养蜂业视为害虫的大蜡螟的幼虫,成了快速降解塑料的功臣。大蜡螟是鳞翅目、螟蛾科、蜡螟亚科的昆虫。主要在蜜蜂巢内取食蜂巢的蜡质,并吐丝造巢扰乱蜜蜂在蜂巢内的正常活动,严重破坏蜂巢的结构,以致迫使蜂群逃逸。

3、小蜡螟幼虫刚孵化不久,即潜入巢房底部,吐丝后,连同自己的粪便围成隧洞;它蛀食含有茧衣的巢房壁,致使成批的蜜蜂幼虫或蛹受害,被害的蜜蜂幼虫立即为工蜂所清除,而被害的蜜蜂蛹封盖被工蜂咬破,形成白头蛹。

4、每只大蜡螟雌蛾可产卵2000--3000粒,小蜡螟可产卵300--400粒。卵多产于蜂箱的缝隙、箱底的蜡屑中。初孵化的幼虫先在蜡屑中生活,3--4天后上巢脾,然后在巢脾前或蜂箱壁及巢框等处啮成小坑,结茧化蛹,再羽化为成虫。

5、大蜡螟幼虫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微量元素和维生素等营养物质,目前业已人工大量饲养,用作重要的实验和测定昆虫,也是淡水鱼类、鸟类和两栖爬行类动物的优良生物饵料。

6、受害的巢脾,脾?凹凸不平,使许多巢脾失去使?价值。贮存的巢蜜和花粉,也可能受到?蜡螟侵袭?丧失其商品价值。

五、如何防止蜡螟进入蜂箱 蜡螟是怎样进蜂箱的

1、幼虫和蜂蛹,轻者影响蜜蜂发展并影响蜂蜜产量,严重时蜂群因无法抵抗不得不弃巢迁飞,防止蜡螟进入蜂箱最常用的办法是用黑光灯诱杀,亦可在巢门安装红外线反射传感器截杀蜡螟。

2、饲养强群:蜡螟主要危害弱群,群势越弱危害相对越大,强群对巢虫有极强的抵抗力,因此防治蜡螟最有效的办法是饲养强群。

3、想要防止蜡螟进入蜂箱,防止巢虫害的发生,就一定要修补好蜂箱的破洞缝隙,巢门尽量开小一点。同时蜂场里不要有灯光的照射,蜂群要注意密集。这样不吸引蜡螟来,让蜂巢的每个角落都有蜂,能及时清除蜡螟产下的卵,巢虫害就不容易发生了。

4、采用干烟草喷烟结合补充喂养的方法,可减少蜂箱内蜡螟的发生。随着烟的吸入,它将通过杀死蜂巢中的蜡螟来控制蜡螟的任何阶段。烟草中的尼古丁对害虫起毒素作用,并具有杀虫作用。

5、首先我们可以优化蜂场环境,减少蜡螟出没的概率;蜂箱附近不要太过潮湿;定期的要搞好蜂场和蜂箱内部的卫生,做好蜂箱的密闭工作,防止蜡螟从蜂箱的缝隙进入。开箱看蜂的时候,时间不能太长,减少蜡螟入侵的概率。

6、如何预防蜡螟的侵扰 诱捕蜡 蜡螟成蛾经常潜伏在蜂场,但是我们却看不到它们。通常到了夜晚,当所有蜜蜂归巢后,巢门口的"保安"便没那么警惕了,此时蜡螟成蛾便会悄然发动"攻势"。

文章版权及转载声明

本站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