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知识问答 正文

稻曲病(稻曲病症状)

2024-12-31 18 0条评论

温馨提示:文章已超过53天没有更新,请注意相关的内容是否还可用!

今天给各位分享稻曲病的知识,其中也会对稻曲病症状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治水稻稻曲病和稻瘟病特效药,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稻曲病(稻曲病症状)

稻曲病 (1)偏施氮肥以及在抽穗期遇到低温阴雨的天气,是爆发稻曲病的重要原因,而出现田间湿度大、日照少、栽培密度过大、灌水过深、排水不良等情况后,也容易发生稻曲病。

发病条件:高温高湿是该病发生的必要条件。可以用噻呋酰胺,丙环唑,已唑醇,戊唑醇,氟环唑,苯醚甲环唑-丙环唑等加磷酸二氢钾加有机硅喷雾,间隔7天连续喷施一次。目前噻呋酰胺效果比较好,持效期也比较长。

水稻烟粉虱病,又称烟粉虱病,是水稻三大病害之一,由绿色水稻核霉菌感染引起。该病是经常发生在水稻圆锥花序期的重要疾病。稻瘟病发病后,不仅影响水稻的产量,而且严重影响水稻的品质和人类健康。目前,在中国许多水稻种植区,稻瘟病的发病率正在逐年上升。

稻曲病的传播途径:稻曲病的病菌以掉入土中核菌或附于种籽上的厚垣孢子过冬。第二年核菌出芽造成厚垣孢子,再由厚垣孢子造成小孢子及子囊孢子开展初侵染。

稻瘟病的病菌与其他病菌不同,它能够产生黑色素,因此使用常规的杀菌剂效果不佳。防治稻瘟病需要使用专用的药剂,例如富士一号(40%稻瘟灵乳油)、加收米(2%春雷霉素AS)、禾满(22%三环唑·春雷霉素SC)和三环唑等,这些药剂对稻瘟病的防治效果都比较好。

水稻稻曲病特点稻曲病,水稻三大病害之一。属于真菌性病害,由半知菌亚门真菌绿核菌的侵染引起。这个病呢,是个“富贵病”,老百姓俗称“丰产果”,也有叫绿黑穗病的。偏施氮肥过多的稻田易发且发生较重。

水稻稻曲病首选用药?

1、稻曲病,对于已经发生的水稻稻曲病,可以不影响卖价和品质用铜高尚或者咪鲜胺打掉病粒。 水稻破口前5到7天用苯甲嘧菌酯、苯甲.丙环唑、氟环唑、戊唑醇、多菌灵、甲基硫菌灵、咪鲜胺等防治。

2、稻曲病:(真菌性病害)1,关键在早期预防,于水稻破口前5一7用药。(为达到最佳效果,齐穗期可弥补1次。)可选用:3%井.嘧啶核苷类抗菌素水剂,43%好力克,30%爱苗,18%多菌酮粉剂,30%琥胶肥酸铜,20%噻菌铜,50%绿享6号,15%井.蜡芽。

3、建议在水稻破口前10~15天左右(孕穗大肚明显时)及时选用戊唑醇、肟菌戊唑醇(拿敌稳)、烯唑醇、氟环唑、烯肟菌胺.戊唑醇、井.烯.环唑、井冈腊芽菌、蜡质芽孢杆菌、咪鲜胺、苯甲嘧菌酯等药剂喷施预防,若阴雨或湿度较大天气日数多,破口期再防治一次,效果较好。

4、稻曲病:水稻已经感染上稻曲病,可以用咪鲜胺或氢氧化铜或碱式硫酸铜等药喷雾能把稻曲病发病后产生的灰苞打掉,亩用药液量要足。防治水稻稻曲病最好是提前打药预防,在破口前5~7天左右,可以用苯醚甲环唑或苯甲.丙环唑或己唑醇、氟环唑、戊唑醇等药破口前或破口初期喷雾防治。

请问是什么病,如何防治?水稻上的

1、您好,水稻稻谷上一个苞是水稻稻曲病。上稻曲病后,可以用咪鲜胺或氢氧化铜能把稻曲病发病后产生的灰苞打掉,亩用水量要足。但发病后,产量会下降,水稻稻曲病,重点的,还是建议提前打药预防,在破口前5天左右,可以用苯醚甲环唑或苯甲.丙环唑或己唑醇等药破口前或破口初期喷雾防治。

2、稻曲病,对于已经发生的水稻稻曲病,可以不影响卖价和品质用铜高尚或者咪鲜胺打掉病粒。 水稻破口前5到7天用苯甲嘧菌酯、苯甲.丙环唑、氟环唑、戊唑醇、多菌灵、甲基硫菌灵、咪鲜胺等防治。

3、水稻常见病虫害分为病害和虫害两大类,其中病害主要有水稻白叶枯病、稻恶苗病、稻纹枯病、稻瘟病四种病害;虫害主要有二化螟、三化螟、大螟、稻纵卷叶螟、稻飞虱五种虫害。下面分别来说说病害症状及防治措施。 水稻常见病害 稻白叶枯病 表现症状:水稻叶部的一种细菌病害。苗期和分蘖期最易受害。

4、稻曲病稻曲病症状 稻曲病仅产生在水稻穗部,为害单独谷粒,少则1-2粒,多至十余粒,被害谷粒在里外颖处先开裂,外露淡黄色小块物,慢慢彭大包裹里外颖两边呈胞子球,逐渐不大,慢慢彭大,稍平扁,光洁,外遮盖一层塑料薄膜,伴随着胞子球彭大而裂开。

黑穗病和稻曲病如何区分

水稻稻曲病又称伪黑穗病、绿黑穗病、谷花病、青粉病,俗称“丰产果”。该病只发生于水稻穗部,为害部分谷粒。一般大穗型品种及晚熟品种发病重;偏施或重施氮肥以及穗肥用量过多、过迟造成贪青晚熟的水稻发病重。

稻曲病又称青粉病、伪黑穗病,多发生在收成好的年份,故又名丰收果,属真菌病害。主要在水稻孕穗后期—抽穗扬花期感病,危害穗上部分谷粒,少则每穗1~2粒,多则可有10多粒甚至几十粒。

水稻的稻穗上面生长出了霉球是患上了稻曲病。稻曲病又被称为伪黑穗病、谷花病,一般是在水稻进入抽穗扬花期的时候降水量过多导致的。虽然稻曲病对水稻没有较大的危害,但是还是会对水稻的产量和品质产生影响。水稻的稻曲病一般会发生在水稻的稻穗部分,而且会对生长出霉球的稻穗和谷粒产生危害。

水稻稻曲病,又名伪黑穗病、绿黑穗病、谷花病和青粉病,常被称为“丰产果”。该病特有的症状集中在稻穗部分,受影响的谷粒内部会出现菌丝块的积累,逐渐膨胀,外部颖片裂开,露出淡黄色的孢子座。

水稻稻曲病又称假黑穗病、绿黑穗病、青粉病。稻曲病病菌以菌核、厚垣孢子在土壤、稻种越冬,次年在温湿度适宜的条件下萌发成为初侵染源,侵染水稻引发病害。水稻孕穗期是易感病期,孕穗末至破口期是稻曲病厚垣孢子主要侵染时期。

稻曲病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稻曲病症状、稻曲病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

文章版权及转载声明

本站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