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文章已超过291天没有更新,请注意相关的内容是否还可用!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锈病,以及锈病的病状和病症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锈病最怕氟环唑。氟环唑是一种广谱的杀菌剂,对多种植物病害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在农业生产中,氟环唑常被用于防治多种病害,包括锈病。
蒜苗发生锈病可在发病初期用40%福星乳油(5000-6000倍液)、10%世高水分散粒剂(1500倍液)、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70%品润干悬浮剂(600-800倍液)等药物进行治疗。
豆角锈病的特效农药有粉锈宁。豆角锈病可选用50%粉锈宁600~800倍,每隔8~10天喷一次,连喷2~3次。豆角整个生长期均可感染病菌发病,但在始花至结果期间抗性减弱,感病性增强。
南方锈病和锈病区别 危害不同:南方锈病主要是产生在玉米的叶片、叶鞘。苞叶等地;而玉米普通锈病只要是产生在叶片上。程度不同:玉米南方锈病流行速度和程度比普通的锈病更严重。
南方锈病和普通锈病有以下几点区别: 发病地区:南方锈病主要发生在南方潮湿的地区,如热带和亚热带地区。普通锈病则主要发生在北方的夏玉米种植区。 症状:南方锈病在叶片上形成红褐色的斑点,后期斑点会扩大并渗出液体。
我国高发的玉米锈病有两种,分别叫做“普通型”和“南方型”,普通型锈病发生较广,但危害较小;南方型锈病一旦感染,减产非常严重。但“南方型”并不是只会在南方产区发生哦,北方玉米种植区同样要警惕。
锈病病菌属于真菌病害,病原菌为担子菌亚门真菌,病菌孢子可以顺气流传播,锈病病菌是可以附着在定残体上越冬的,已经发生锈病的玉米田,通过秸秆还田之后,病菌在土壤中的数量会增加,会对下一年的玉米再次感染锈病,埋下了隐患。
锈病是由真菌中的锈菌寄生引起的一类 植物病害。危害植物的叶、茎和 果实。多见于禾谷类作物、豆科植物和 梨等。如小麦,玉米,蒜,葱等。
叶斑病、炭疽病、白粉病、锈病是高等真菌性病害,用溴菌腈,或苯醚甲环唑,或噻菌铜,或噻森铜,或咪鲜胺,或吡唑醚菌酯,或代森锌,或丙森锌等进行防治。
枣树锈病是真菌性病害,一般在我地八月中旬发生,密蔽高湿果园易发生。它不属生理性病害,故与缺素无关。
关于锈病和锈病的病状和病症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本站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