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文章已超过352天没有更新,请注意相关的内容是否还可用!
今天给各位分享玉米病的知识,其中也会对玉米病害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1、玉米病虫害有玉米螟、黏虫、棉铃虫、蚜虫、玉米叶螨等。玉米螟:玉米螟俗称钻心虫,属鳞翅目、螟蛾科,是玉米的主要虫害。它可以危害玉米植株地上的各个部位。玉米螟一年一般发生2-4代,温度高、海拔低,发生代数较多。
2、玉米土传病害是指因土壤中带菌而传播的玉米病害。主要有玉米茎基腐病和 丝黑穗病等。所以一定要及时进行防治。玉米大斑病、玉米小斑病玉米大斑病、小斑病以菌丝体在土壤中越冬。
3、苗期是玉米生长发育的重要阶段,也是病虫害危害较为严重的时期。下面我们介绍一下玉米苗期病害的哪些,以及夏玉米苗期病虫防治措施有哪些,供种植玉米的朋友们参考。
4、玉米常见的病害有大斑病、小斑病、锈病、茎腐病、丝黑穗病、粗缩病等。大斑病:亩用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50-100克兑水50公斤做喷雾处理,连喷2-3次即可。
5、玉米常见病虫害和防治方法: 玉米主要害虫有:玉米螟和蚜虫等。玉米螟可造成玉米花叶、钻蛀茎杆、危害雌穗和雄穗。 玉米螟的防治应掌握在心叶末期,采用“三指一撮”法,用5%辛硫磷颗粒剂按每亩5—2公斤用量丢心,防治效果明显。
发病初期,喷施50%硫磺悬浮剂300倍液,每隔10天喷施1次,连续喷施2-3次。
玉米锈病:发病初期叶片基部出现淡黄色斑点,严重时叶片干枯、全株干枯,可用43%戊唑醇悬浮剂4000倍液喷施防治。玉米大斑病:发病初期叶片上会出现水渍状青灰色斑点,可用25%丙环唑乳油2000倍液喷施防治。
玉米主要病害有锈病、大斑病、小斑病、粗缩病、丝黑穗病等,主要虫害有玉米螟、黏虫及玉米蚜等。
使用农药防治。在病害发生早期,可使用适量的农药喷雾进行防治,减轻病害对玉米的危害程度。 玉米病害的生物防治方法 除了化学农药外,还可以采用生物防治的方法来防治玉米病害。1 施用有益微生物。
玉米丝黑穗病是真菌病。主要防治措施如下:在重病田选育抗病丰产品种;非寄主轮作并使用三唑酮或多菌灵拌种;人工摘除病穗后带出田外烧毁或深埋。玉米锈病 玉米锈病主要侵染玉米的叶片,严重时叶鞘、苞叶及雄穗亦可受害。
1、玉米有虫后能吃吗 如果是新鲜的玉米上有虫,可将虫子拿掉,坏的地方也干净再把它煮熟后,一般就可以吃,但是如果坏的地方比较多,或者玉米已经发霉后,便不能再食用,为了保证食用安全,一般建议食用无虫无害的玉米。
2、玉米的害虫的防治,目前主要是化学防治为主,适时物理防治和生物防治控制等,能有效防止害虫危害发生。
3、黑穗病:选择抗病的玉米品种进行轮作,可以减少病害的发生。青枯病:加强田间的水肥管理,提高玉米的抗病性。斑点病:及时去除田间病虫害残留。锈病:使用25%敌力脱乳油3000倍液进行喷洒,并增施磷、钾肥。
4、玉米虫害有病毒病,大、小斑病;防治方法是使用不同的药物。
玉米土传病害是指因土壤中带菌而传播的玉米病害。主要有玉米茎基腐病和 丝黑穗病等。所以一定要及时进行防治。玉米大斑病、玉米小斑病玉米大斑病、小斑病以菌丝体在土壤中越冬。
在我国,玉米土传病害主要有4种,即茎腐病、丝黑穗病、纹枯病和全蚀病。防治此类病害,应采用选用抗病品种,辅之以种子包衣等综合防治技术。发现此类病害应及早将病株带出田间并销毁。
玉米茎腐病。该病是土传病害,病原菌在种子或土壤、肥料中的病残体上越冬,带病种子和病残体是主要初侵染源,从根部伤口侵入,一般在乳熟后期开始发病。
玉米主要病害防治 1玉米丝黑穗病 玉米丝黑穗病属于典型的土传病害,病菌在土壤中可以存活2~3年。应采取综合防治措施,以种植抗病品种、减少田间菌量为主,辅以药剂拌种和改善栽培管理等措施。
玉米青枯病也叫玉米茎基腐病,是为害玉米根和茎基部的一类重要土传真菌病害。发病率一般为10%~20%,严重的达30%以上。
玉米杆上长得黑的东西叫丝轴黑粉菌,该病遍布世界各玉米产区。玉米黑穗病是土传病害,当土壤中积累一定的菌源量之后,即使是抗病品种也容易被病菌侵染而患病,建议轮作和药剂拌种。
关于玉米病和玉米病害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本站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